揚州寶應縣城西三元巷北段,與姜家巷平行,有一短巷口,向西走到底,可見一座保存較為完整的典型清代民居。門口有一方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紅色標牌,上寫“劉氏‘五之堂’”。根據記憶,現在釘有紅色標牌的門是這組建筑的最后一進。它面南的正大門在姜家巷。兒時,跨過高門檻,進大宅門,抬頭便看見高懸于梁上的“太史第”匾。穿過門廳,轉彎向東,沿著一條與面西側廂相對的冗長的火巷向北,依次可見四進院落,每進都有院門開關。第一進的門常鎖著,據說那是宗祠,里面放著先人牌位,聽父輩講,這就是“五之堂”。這森嚴的大院,當年給我留下諸多的謎:為何大門樓高懸“太史第”匾額,祠堂為何叫“五之堂”,它與痘神廟街內的“五子堂”巷有何聯系?它是何人所建?建于何時?……直到目下退休后,才有暇試探其源,經多方走訪與查索,逐步剖剝開這心中的懸疑。
        寶應劉氏,為江淮旺族。據傳為唐代大詩人劉禹錫之裔,上溯自西漢著名文學家劉向。縣政協文史委劉世昌先生言:“明洪武年間,蘇州閶門劉壽,遷來寶應,其后子孫繁盛,稱為寶應‘東劉’。……劉壽第十二世孫劉彥矩,以四書中的《中庸•問政篇》所云:博學之,審問之,慎思之,明辨之,篤行之’要求子孫,在寶應建了新堂號。此為“五之堂”之始。久之,便成為家族與其產業的代稱了。在寶應的“五之堂”有東、西、中三處。東“五之堂”是劉氏老宅,大門在五子堂巷十五號,現在的影劇院宿舍區內,舊屋原貌仍依稀可辨。五子堂巷因東“五之堂”而稱名,那巷名標牌上的“子”字錯了,應為“五之堂巷”才是。西“五之堂”即為姜家巷“太史第”。而原位于城中小學范圍內的中“五之堂”,則已鮮為人知了。
        西“五之堂”始建于明萬歷年間,擴建于清嘉道年間。建筑坐北朝南,前后五進,總占地3000多平方米,建筑面積1800多平方米,整體布局氣勢恢弘。花窗雕檐,內部結構十分精致。前四進砌有廊軒,后一進還是兩層的樓式建筑。樓房的后面是堆放柴草和作倉庫之用的平房。正方的東西兩邊分別為花園、學堂、廚房和傭房。原大門上刻有一副楹聯:“東林理學,西漢文章”字體粗壯,蒼勁雄厚,可能是太史公劉彥矩的手跡。劉彥矩,劉永沁昆孫,幼孤貧,長益攻苦,博綜群書。清嘉慶己巳年(1809)進士,官國子監學錄,后升博士。居官勤慎、治學嚴謹,接物溫裕,教人宛微。據《劉氏“五之堂”家譜新編》云:“太史公,累次考績被貤封達十級之多,累級官階至太史有余。暮年,欽命彥矩退歸林下,撥款建造府第,頤養天年。府第建成后,賜‘太史第’金字巨匾一楨。”這就是劉氏并未有人任過太史而堂懸“太史第”匾的由來。其實,清代修史書是翰林院的職掌之一,所以習慣稱翰林為太史。
        劉氏家族,人才輩出,明末即初顯頭角。明萬歷間,劉永澄是劉氏第一個進士,也是明朝劉氏惟一的進士。任順天府教授,國子監學正,遷兵部職方司主事,未及赴任,病卒于家,年僅三十六歲。他是東林黨重要成員,“宋學”造詣殊深,北方學者稱他為“淮南夫子”。大門楹聯的前句指的即是他,而后句指的該是劉向了。永澄弟永沁,雖為貢生,亦治“宋學”,以程朱為宗,人稱“淮海先生”,與其兄有“安宜二劉”之譽。清季,劉氏科貢最為發達。寶應登科的三十九名進士中,劉氏竟占十二名,中式的舉人有二十一人,為朱劉喬王四大家之冠。其中,劉臺拱,劉履恂,劉寶楠均為乾嘉學派最具影響的權威人物。還出現劉無非、劉文芳、劉文蘭、劉淑曾等女詩人。最輝煌的時刻,當數光緒十二年(1886),寶應一榜中了三個進士,且全為劉氏“五之堂”的子孫。他們是劉岳云(彥矩從孫),劉啟彤、劉啟襄兄弟(彥矩嫡曾孫)。想當初,龍榜捷報頻傳,報卒走馬流水,“五之堂”前熱鬧非常,姜家巷內人流如織。這不僅是劉氏門中的榮耀,就是寶應城內的百姓,也為之欣然,其場景,當不亞于嘉道年間朱氏兄弟三進士的盛況。劉岳云,師出成孺,與成肇麟,馮煦被譽為成門三俊。1909年任紹興府知府,為人中傷,在任三個月罷官而歸。青年時,英俊氣盛,文章翩翩,有不可一世之氣概。經史諸子,天文地理,經濟政治,詩歌詞賦,數理醫藥,無所不通。是一位學貫中西的通才。一生著書五十余部,二百余卷,著作之多,獵涉之廣,文采之豐,為寶應著者之冠。辛亥革命后,更名為劉震,以示與舊王朝決裂。由馮煦親撰的劉岳云墓志銘于1970年在黃浦出土。文中不僅敘述了劉岳云的生平事跡,還真實地記敘了成門三俊之間真摯的友情,讀后令人潸然淚下,感嘆不已。
        劉啟彤是清末寶應惟一的外交家,青年時好游歷,登第后曾任兵部主事,分管職方司。光緒丁亥(1887)春,奉詔先后赴英、法、印度、東南亞等地考察,成《星輶考轍》、《英法政概》兩書,記述了國外資本主義發展的實況,對當時推進改良,實行維新,提倡洋務起了積極作用。光緒癸巳(1893)春,隨李鴻章前往晉北、永平、遵化等地放賑救災,全活無算。同時修浚北運河、鳳河諸工,是個頗能踏踏實實為民辦實事的干才。
        改革開放后,欣逢盛世,劉氏后人于九十年代費盡勞力,重修了劉氏“五之堂”族譜,讓我們對“五之堂”歷史有了系統的了解。現在,他們分布在全國各地,在各自的崗位上,為建設社會主義祖國奉獻力量。我們祝愿“五之堂”的后人,和全國人民一樣,與幸福和諧的社會同步,蓬勃日上再創輝煌。

          信息來源:m.haofa66.com 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


       

     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系我們   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Copyright © 2010-2021
      蘇ICP備10068214號-2   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   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

      亚洲第一永久在线观看|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男同| 亚洲AV无码AV男人的天堂|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| 亚洲七久久之综合七久久| 在线播放亚洲第一字幕| 美国毛片亚洲社区在线观看| 亚洲精品天堂无码中文字幕| 亚洲一卡2卡3卡4卡5卡6卡|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自线观看| 亚洲av片不卡无码久久| 亚洲欧洲日本国产| 久久久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二区 | 精品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|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| 国产青草亚洲香蕉精品久久| 亚洲av片在线观看|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牲色|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天天更新| 亚洲精品久久无码av片俺去也| 天堂亚洲国产中文在线|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国产| 亚洲国产精品嫩草影院| 亚洲av日韩av永久在线观看| 亚洲aⅴ无码专区在线观看春色 | 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被多人伦好爽| 亚洲一区无码精品色| 久久精品亚洲福利| 亚洲综合熟女久久久30p| 亚洲精品无码AV人在线播放| 亚洲AV无码第一区二区三区| 亚洲 小说区 图片区 都市|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精品app|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网站 | 亚洲色欲色欱wwW在线| 亚洲AV日韩AV无码污污网站|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| 亚洲欧洲日产国码一级毛片 | 国产亚洲精久久久久久无码77777|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| 亚洲日韩区在线电影|